南京大學物理學?首先,南大物理學院是一個集嚴謹和樂趣于一身的地方。在這里,你將接受一系列的物理學理論知識,同時也會接觸到各種前沿的研究領域以及實驗技術。而且,物理學院的老師們非常有耐心,那么,南京大學物理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3年南京大學物理系全國排第二。
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浙江大學都是不錯的物理系。其他大學要么不專攻理科(比如清華大學工科還是強,物理也不差),要么沒有傳統。一些不是院士的教授,其實在物理界是很有勢力的。
南京大學畢竟是985高校、雙一流學科建設與學校建設高校,南大物理學專業實力更是強勁,近年來一直笑戚維持在前三名,所以考研競爭程度就非常激烈。南京大學物理系保送到清華去讀研究生,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的就是,南京大學的物理系是相當強的一個學科,南京大學也是非常低調而且實力非常強的九八五高校。如果這個學校的學生能夠認真的讀書,學好了自己伏睜的專業知識,到清華大學去讀研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就學科排名而言,北大的物理系是全國第一。清華的物理系這幾年也很不錯,畢竟是國內頂尖高校,清華的學術氛圍很好。傳統的理科比較強的學校有北大、南大、中科大。清華傳統強項是工科。
南京大學歷史發展
南培和京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擾攔更名為南京大學。
物理系南大和北大各自的優勢如下:
一、南京大學物理系
①出國名額并不少,余老經費問題是不用擔心的,況且南大物理系有亞洲頂尖的實驗室。不過,南大出國風氣不好,最近幾年人才漸漸多了,之前好多人都保研了。
②南大物理系的歷史十分悠久,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3位"兩彈元勛"中有6位來自南大,基本全部來自物理系。中國3G之父李世鶴;中國當前最年輕院士,中科院理論物理所所長吳岳良;國際著名經濟學家鐘偉等等。
③科研能力南大物理系是第一是公認的。另外,南大物理系還擁有堪稱豪華的實驗條件,最著名的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是長三角地區唯一一座國家實驗室。
二、北京大學物理系
①因為出國有時靠人脈的,北大有出國的傳統,所以這一點有優勢。
②另外,北大物理很多學生是國際奧賽金牌的,生源好。
③在北京這氏沒樣的城市,機會也會更多。北大牛人多,國家撥錢多,區位好。
擴展資料
一、南大的物理學系和北大物理系的分支對比
①南大的物理學系
包括1理論物理 2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3凝聚態物理 4光學 5生物物理學 6制冷及低溫工程 7物理電子學 8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我是北大物理系的,如今名次變了,南大第一,中科大第二,北大第三。北大老頑固多,空鬧至少比清華多,北大也發現了這點,所以這兩年新建了量子材料中心,引數笑進了很多外來研究員,北大申請出國不如中科大,名聲壞了,太多人出去就改金融了,但有些老師神通廣大,只要寫推薦必拿全獎,北大學生質量好薯虧含,國際金牌都在北大,光我們班就三個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現有“物理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覆蓋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生物物理與軟物質、原子與分子團簇物理、應用電子學與技術物理等,其中“理論物理學”、“凝聚態物理”、“聲學”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南京大學理論物理專業在職研究生培養方案如下:
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品德良好,遵紀守法,具有嚴謹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理論物理基礎研究和高等學校教學的專業人才以及適應當前信息時代要求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碩士學位
應學習本專業的各門基礎課程。了解相關研究領域內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在導師指導下,能進行相應的研究工作。學位論文應有一定的創新性成果。
博士學位
在職博士學位獲得者應掌握理論物理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學科國際、國內前沿研究課題的發展動態。具有獨立進行本專業相關前沿課題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熟練運用計算機,能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學位論文要求具有創新性和比較重要的基礎理論研究意義,或者具備一定的應用價值。論文在深度和廣度方面均需達到規定的要求。
研究方向
本專業的重點科研方向為:(1)凝聚態理論與統計物理(2)計算物理(3)原子核理論與統計物理(4)量子場論與粒子物理(5)非線性物理和量子混沌(6)軟物質的自組織。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學計劃
一、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介紹
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起源于物理與化學學科的交叉。1990年,在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了材料科學研究所。1993年成立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閔乃本院士任首屆系主任。在學科創立的初期,由于關注到迅速發展的信息產業(主要是微電子和光電子產業)迫切需要高技術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結合我校在物理和化學兩大基礎學科的優勢以及在功能材料方面研究的長期積累,明確地將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發展方向定位于功能材料,特別是信息譽裂功能材料。確定了“以材料的結構性能、精細人工合成化學與現代光電子技術相互滲透,材料的合成制備-結構性能-器件應用三位一體,發展光電功能材料及器件的學術方向”。建立了晶體生長、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脈沖激光沉積和團簇薄膜材料實驗室,并承擔了兩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的項目。在國際上最早利用鐵電超晶格LiNbO3晶體研制成功毫瓦級小型全固化藍光激光倍頻器和工作頻率為1GHz的超高慶掘閉頻聲學換能器。該成果被八五“863”專家委員會評價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研究”。1995-2000年是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高速發展的時期。
以上就是南京大學物理學的全部內容,此外,南京大學牽頭建設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5個、參與建設12個,校內還啟動了7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的培育點,憑借文理科綜合優勢以及豐富的研究前期成果,南京大學在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中國邊疆安全與周邊合作發展、中華文化認同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