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數學手抄報漂亮 一等獎 數學手抄報簡單又丑 世界排名100的數學家 關于數學名人的數學小報 88位數學偉人全榜
1、數學名人小故事—伽羅華
伽羅華生于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2、數學名人小故事—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并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鉆研《幾何原本》。
3、數學名人小故事—蘇步青
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
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征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后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衫蔽絕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并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或姿,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
4、數學名人小故事-格奧爾格·康托爾
由于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稱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態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年輕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向神秘的無窮宣戰。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能夠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樣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
后來幾年,康托爾對這類“無窮集合”問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通過嚴格證明得出了許多驚人的結論。康托爾的創造性工作與傳統的數學觀念發生了尖銳沖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攻擊甚至謾罵。有人說,康托爾的集合論是一種“疾病”,康托爾的概念是“霧中之霧”,甚至說康托爾是“瘋子”。來自數學權威們的巨大精神并指壓力終于摧垮了康托爾,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癥,被送進精神病醫院。
真金不怕火煉,康托爾的思想終于大放光彩。1897年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稱贊康托爾的工作“可能是這個時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這時康托爾仍然神志恍惚,不能從人們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悅。1918年1月6日,康托爾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5、數學名人小故事—約翰·馮·諾依曼(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數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諾伊曼出生在一個猶太銀行家的家庭,是位罕見的神童。他8歲掌握微積分,12歲讀懂《函數論》。在他成長的道路上,曾有這樣一段有趣的故事:1913年夏天,銀行家馬克斯先生登出一則啟示,愿以10倍于一般教師的聘金,為11歲的長子諾伊曼聘請一位家庭教師。盡管這誘人的啟示,曾使許多人怦然心動,但終沒有人敢去教導這樣傾城皆知的神童。
他在21歲獲得物理-數學博士之后,開始了多學科的研究,先是數學、力學、物理學,又轉到經濟學、氣象學,而后轉向原子彈工程,最后,又致力于電子計算機的研究。這一切,使他成為不折不扣的科學全才。
他的主要成就是數學研究。他在高等數學的許多分支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最卓越的工作是開辟了數學的一個新分支---對策論。1944年出版了他的杰出著作《對策論與經濟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作出重要貢獻。戰后,運用他的數學才能指導制造大型電子計算機,被人們譽為電子計算機之父。
6、數學名人小故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1855),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以及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高斯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幼年時,他在數學方面就顯示出了非凡的才華。3歲能糾正父親計算中的錯誤;10歲便獨立發現了算術級數的求和公式;11歲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少年高斯的聰穎早慧,得到了很有名望的布瑞克公爵的垂青與資助,使他得以不斷深造。19歲的高斯在進大學不久,就發明了只用圓規和直尺作出正17邊形的方法,解決了兩千年來懸而未決的幾何難題。
1801年,他發表的《算術研究》,闡述了數論和高等代數的某些問題。他對超幾何級數、復變函數、統計數學、橢圓函數論都有重大貢獻。作為一個物理學家,他與威廉.韋伯合作研究電磁學,并發明了電極。為了進行實驗,高斯還發明了雙線磁力計,這是他對電磁學問題研究的一個很有實際意義的成果。高斯30歲時擔任了德國著名高等學府天文臺臺長,并一直在天文臺工作到逝世。他平生還喜歡文學和語言學,懂得十幾門外語。他一生共發表323篇(種)著作,提出了404項科學創見,完成了4項重要發明。
高斯去世后,人們在他出生的城市豎起了他的雕像。為了紀念他發現做出17邊形的方法,雕像的底座修成17邊形。世人公認他是一位和牛頓、阿基米德、歐拉齊名的數學家。
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德語: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 ,英語:Gauss,拉丁語:Carolus Fridericus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幾何學家,大地埋遲測量學家,畢業于Carolinum學院(現布倫瑞克工業大學)。
2、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 ,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的巴塞爾,1783年9月18日于俄國圣彼得堡去世。歐拉出生于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
3、喬治·格林(George Green,西元1793年7月14日—西元1841年5月31日,國際音標[???? g?i?n]),英國科學家,西元1828年發表《論應用數學彎余李分析于電磁學》(《An Essay on the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to the Theories o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4、格奧爾格·康托爾(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國數學家,集合論的創始人。生于俄國圣彼得堡。父親是猶太血統的丹麥商人,母親出身藝術世家。1856年全家遷居德國的法蘭克福。先在一所中學,后在威斯巴登的一毀空所大學預科學校學習。
5、瑞士的伯努利家族(德語:Bernoulli,也譯作貝努力),一個家族3代人中產生了8位科學家,后裔有不少于120位被人們地追溯過,他們在數學、科學、技術、工程乃至法律、管理、文學、藝術等方面享有名望,有的甚至聲名顯赫。
1、拉格朗日
約瑟夫·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全名為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1736年1月25日生于意大利都靈,1813年4月10日卒于巴黎。他在數學、力學和天枝凱文學三個學科領域中都有歷史性的貢獻,其中尤以數學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
2、高斯
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歲),猶太人,德國著名數學租冊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并享有“數學王子”之稱。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并列為世界四大數學家。一生成就極為豐碩,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他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
3、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4、笛卡爾
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出生于法國安德爾-盧瓦爾省的圖賴訥拉海(現改名為笛卡爾以紀念),逝世于瑞典斯德哥爾摩,法國著名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與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一同開啟了近代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猛型喚,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譯為“思考是唯一確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近代哲學之父”。
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后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笛卡爾自成體系,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于一體,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學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幾何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5、希爾伯特
戴維·希爾伯特,又譯大衛·希爾伯特,D.(David Hilbert,1862~1943),德國著名數學家。
他于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新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被認為是20世紀數學的至高點,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力推動了20世紀數學的發展,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希爾伯特領導的數學學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數學界的一面旗幟,希爾伯特被稱為“數學界的無冕之王”,他是天才中的天才。
數學名人:
國內:祖則耐叢沖之、華孫櫻羅庚
國外:畢達哥拉斯、牛頓
上述數學名人簡介:
1. 祖沖之
祖沖之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他一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2. 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于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3. 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出生在愛琴海中的薩摩斯島(今希臘東部小島)的貴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曾在名師門下學習幾何學、自然科學和哲學。他本人以發現勾股定理(西方稱畢達哥拉斯定理)著稱于世。
4. 牛頓
牛頓出生于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莊園。他是爵士,英國皇畝衡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并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參考資料: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新華網
華羅庚--科技--人民網
數學,變得親切了-新華網
【一點通】子承父業——從祖沖之到祖暅定理_新華網_新華炫聞
1.歐幾里得、2.劉鋒顫改微、3.秦九韶、4.笛卡爾、5.費馬、6.萊布尼茨、7.歐拉、銀判8.拉格朗日、9.高洞爛斯、10.希爾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