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物理降溫給兒童?兒童發(fā)燒物理降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 洗溫水澡 水溫控制在37℃左右,通過洗澡可以幫助孩子快速降溫。2. 溫濕毛巾擦拭 使用溫濕的毛巾擦拭孩子的手腳心、腋下、腹股溝、頸部等大血管豐富的部位。 擦拭時間持續(xù)510分鐘,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3. 使用退熱貼 可以購買退熱貼貼在孩子的額部、太陽穴、那么,如何物理降溫給兒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兒童發(fā)熱到39℃的物理降溫方法,主要是進行溫水擦浴,但如果物理方法不能降溫,建議服用退燒藥物。溫水擦浴是指用溫熱毛巾,溫度約為30-37℃,擦拭手心、腳心、腹股溝、雙下肢等部位。上述部位毛細血管較豐富,大血管也較多,可使皮膚毛細血管充分張開,從而進行皮膚散熱以達到物理降溫的目的。
溫水擦浴過程中應以孩子舒適度為標準,如果孩子處于煩躁不安、嗜睡、哭鬧不止的狀態(tài),這時進行溫水擦浴,孩子可能會較抗拒。此時不僅無法發(fā)揮作用,可能還會加重孩子發(fā)熱的癥狀。同時腦部可應用類似冰冰貼類的降溫物品以保護腦細胞。
發(fā)燒對于我們來說不過是很常見的現象,但不論是我們成人還是寶寶,發(fā)燒39度都算是高燒了。當寶寶發(fā)高燒的時候,情況如果不能及時就醫(yī),父母們應該及時作出相應措施,仔細觀察寶寶,如未有其他并發(fā)癥狀及不良反應時,應當先在家里做一些緊急的物理降溫處理,先采取一些措施替孩子散熱。那么小孩發(fā)燒39度可采用哪些物理降溫方法呢?
1、冰敷或用冰枕:當寶寶體溫38.5℃時,用冰袋放在額頭、兩側頸部,也可放在腋下及雙側腹股溝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塊裝入塑料袋,可加上適量冷水,壓出空氣,把袋口扎好。或者讓寶寶睡冰枕,都有助于寶寶的局部散熱退燒。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一般冰敷、冰枕只適合稍大的寶寶使用,而對于6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熱貼,舒緩一些高燒所帶來的不適
2、溫濕敷:這也是一種好方法,即用溫濕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寶寶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溫以免著涼。另外,也可用幾塊稍涼的濕毛巾(約25℃)擰成半干,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進行冷敷,每5~7分鐘更換一次,寶寶也會感到很舒服。
當寶寶發(fā)燒39度時,爸媽在采用物理降溫的同時還應該輔以藥物。寶寶退燒藥的最佳選擇是退熱栓。
兒童發(fā)燒可以通過以下物理方法進行降溫退燒:
不要給孩子捂汗:
減少衣物和被子:孩子發(fā)燒時,應避免過度保暖,應適當減少衣物和被子,以有利于身體散熱。
把孩子手腳搓熱:
搓熱手心和腳心:如果孩子發(fā)燒時頭部很燙但手腳冰涼,家長可以搓熱孩子的手心和腳心,直到手腳出汗,這有助于控制體溫的進一步上升。
用溫水擦拭全身:
擦拭身體部位:當孩子整體發(fā)燒且體溫較高時,可以使用溫水擦拭身體部位,如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以促進散熱和降溫。
持續(xù)觀察體溫:擦拭后應持續(xù)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如果發(fā)燒持續(xù)不降或體溫進一步升高,應及時就醫(yī)。
注意:物理降溫方法適用于體溫不是特別高的情況,如果孩子體溫過高或出現其他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
兒童發(fā)燒物理降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洗溫水澡 水溫控制在37℃左右,通過洗澡可以幫助孩子快速降溫。
2. 溫濕毛巾擦拭 使用溫濕的毛巾擦拭孩子的手腳心、腋下、腹股溝、頸部等大血管豐富的部位。 擦拭時間持續(xù)510分鐘,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
3. 使用退熱貼 可以購買退熱貼貼在孩子的額部、太陽穴、大椎穴等部位,有助于降低體溫。
4. 涼水袋降溫 可以給寶寶使用涼水袋,或者將涼水袋貼在孩子的額部,同樣可以達到降溫的作用。
注意事項: 在進行物理降溫的同時,建議給孩子適當喝點白開水,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加速排汗、排尿,有助于體溫的下降。 如果孩子的體溫持續(xù)升高,超過38.5℃以上,應及時給孩子服用退燒藥,如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
以上方法僅供參考,如果孩子的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出現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1. 溫水擦浴是一種適用于兒童的物理降溫方法,可以幫助快速降低體溫。使用溫度約為32℃至34℃的溫水進行擦浴,這有助于將熱量從孩子的皮膚傳導散發(fā)出去。
2. 溫水擦浴前,可以在孩子的頭部放置冰袋,這有助于降溫并防止擦浴時頭部充血。擦浴時應均勻用力,輕柔按摩,以促進血管擴張和散熱。
3. 在擦浴孩子的腋窩、腹股溝和腘窩等血管豐富的區(qū)域時,應停留稍長時間,以助散熱。四肢和背部擦浴3至5分鐘即可。
4. 胸部、腹部和后頸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不宜進行擦浴。溫水擦浴后,應包裹孩子,讓其平臥,并鼓勵多飲溫開水。
5. 家長在處理兒童發(fā)燒時應避免過量給予退熱藥。過量可能導致孩子出汗過多,體溫調節(jié)中樞紊亂,甚至出現低溫和電解質失衡。
6. 退熱應逐步進行,只要將體溫控制在高熱以下,防止熱驚厥發(fā)生即可。在給予退熱藥時,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并交替使用物理降溫措施,特別是對于嬰幼兒,物理降溫更為適宜。
以上就是如何物理降溫給兒童的全部內容,如果寶寶不是高燒,或者沒有其他不良癥狀,寶寶發(fā)燒38.5℃以下時,家長為寶寶退熱主要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如用溫水洗澡、熱水泡腳、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給孩子充足的水分補充,如果室溫足夠高不要給孩子穿戴太多,適當散熱。寶寶發(fā)燒38.5℃以上時,家長用物理降溫的方式為寶寶退熱的同時,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