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答案大全?我的答案:C 1.[單選題] 拉伸法測量金屬絲的楊氏模量中,鋼絲的形變量是測量的核心問題,用什么物理實驗方法進行轉換測量 A.比較法 B.拉伸法 C.放大法 D.逐差法 我的答案:C 1.[單選題]在實驗測量中,如果需要增大光學放大法的放大倍數,可以 A.增大鏡尺距離,那么,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答案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http://pec.nankai.edu.cn/files/%E7%94%A8%E7%84%A6%E5%88%A9%E6%B0%8F%E7%A7%A4%E6%B5%8B%E5%AE%9A%E6%B6%B2%E4%BD%93%E7%9A%84%E8%A1%A8%E9%9D%A2%E5%BC%A0%E5%8A%9B%E7%B3%BB%E6%95%B0.doc
南開大學實驗室的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
1.用拉脫法測量室溫下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 2.學習力敏傳感器的定標方法
[實驗原理]
測量一個已知周長的金屬片從待測液體表面脫離時需要的力,求得該液體表面張力系數的實驗方法稱為拉脫法.若金屬片為環狀吊片時,考慮一級近似,可以認為脫離力為表面張力系數乘上脫離表面的周長,即
F=α·π(D1十D2 ) (1)
式中,F為脫離力,D1,D2分別為圓環的外徑和內徑,α為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
硅壓阻式力敏傳感器由彈性梁和貼在梁上的傳感器芯片組成,其中芯片由四個硅擴散電阻集成一個非平衡電橋,當外界壓力作用于金屬梁時,在壓力作用下,電橋失去平衡,此時將有電壓信號輸出,輸出電壓大小與所加外力成正此,即
△U=KF (2)
式中,F為外力的大小,K為硅壓阻式力敏傳感器的靈敏度,△U為傳感器輸出電壓的大小。
[實驗裝置] 圖14-1為實驗裝置圖,其中,液體表面張力測定儀包括硅擴散電阻非平衡電橋的電源和測量電橋失去平衡時輸出電壓大小的數字電壓表.其他裝置包括鐵架臺,微調升降臺,裝有力敏傳感器的固定桿,盛液體的玻璃皿和圓環形吊片,實驗證明,當環的直徑在3cm附近而液體和金屬環接觸的接觸角近似為零時.運用公式(1)測量各種液體的表面張力系數的結果較為正確。
一、實驗任務
本次實驗旨在精確測定銀川地區的重力加速度。
二、實驗要求
測量過程中,確保稿碼結果的相對不確定度不超過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較
經過初步考慮,設計了以下六種模型方案:
1. 使用打點計時器測量重物自由落體運動。
2. 采用滴水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3. 利用半徑為R的玻璃杯和液體,在旋轉臺上建立旋轉拋物面模型。
4. 使用光電控制計時法。
5. 采用圓錐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6. 使用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通過對以上方法的比較,本實驗選擇模型六,即單擺法進行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因為該方法原理簡單,操作方便,且實驗室器材齊全。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參數,地球不同地區的重力加速度略有差異。本實驗通過單擺法測量重力加速度,以了解銀川地區的重力加速度值。
實驗器材:
單擺裝置、鋼卷尺、游標卡尺、電腦通用計數器、光電門、單擺線。
實驗原理:
單擺由輕質細線和懸在末端的的重球構成。在擺長遠大于球直徑、擺球質量遠大于線質量的條件下,擺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擺動。通過測量擺長和擺動周期,可計算重力加速度。
實驗步驟:
1. 調整自由落體測定儀,確保支柱垂直。
2. 測量擺線支點與擺球質心間的距離L。
學院:汽車學院 班級:熱動0504姓名:張志強學號:0120507210410
大學物理實驗論文
-------實驗心得與體會
通過這個學期的大學物理實驗,我體會頗深。首先,我通過做實驗了解了許多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實驗方法,學會了基本物理量的測量和不確定度的分析方法、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等;其次,我已經學會了獨立作實驗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基本操作與基本技能的訓練,并且我也深深感受到做實驗要具備科學的態度、認真態度和創造性的思維。下面就我所做的實驗我作了一些總結和體會。
自從我第一次上物理實驗課的時候我就深深地感覺到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因此我每次上課都能全身心地聽課,比如說第一次的不確定度等我就比班上其他同學學的要好一點,基本上學會了不確定度的每一步計算、回歸直線的繪制以及有效數字的保留等,這也為我以后的實驗數據處理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我現在還記得我第一次做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時我雖然用心聽講,但是再我做時候卻極為不順利,因為我調節儀器時怎么也調不出干涉條紋,轉動微調手輪也不怎么會用,最后調出干涉條紋了卻掌握不了干涉條紋“涌出”或“陷入個數、速度與調節微調手輪的關系。測量鈉光雙線波長差時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實驗儀器用的非常不熟悉,這一切都給我做實驗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當我回去做實驗報告的時候又發現實驗的誤差偏大,可慶幸的是計算還順利。
1、來自兩個波源的兩列波,沿同一直線作相向行進時,能否形成駐波:
可以。駐波的形成條件是兩列波的振幅振動方向頻率都相同,且有恒定相位差,當它們沿著同一條直線相向傳播時就產生了駐波。實驗中是由入射波與反射波相干形成駐波,當然可以將反射波換做另一個相同波源產生的波來實驗。
2、弦線的粗細和彈性對于實驗的影響:
粗細會影響試驗觀察效果,同樣材質,越粗受重力阻力的影響越大,波節變短些。
彈性會影響到振幅的變化,彈性越好實驗時觀察到的結果越明顯。
當然,粗細不均勻也會使得共振頻率不穩定導致無法產生駐波。
形成原理
兩列沿相反方向傳播的振幅相同、頻率相同的波疊加 時形成的波叫做駐波。那么,怎樣得到兩列沿相反方向傳播的波,而且這兩列波的振幅和頻率都相同呢?在實踐中一般是利用了波的反射。
比如說弦上的駐波,當聲波傳播到固定端時會發生反射,反射波與入射波傳播方向相反,振幅和頻率都相同。因此,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疊加形成駐波。對于管中的駐波,當聲波傳播到閉口端時同樣發生反射,入射波和反射波疊加形成駐波。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駐波
以上就是大學物理實驗報告答案大全的全部內容,夫瑯和費衍射是平行光的衍射,即要求光源及接收屏到衍射屏的距離都是無限遠。右圖所示的為用He-Ne激光作光源的實驗裝置,其中激光器為光源、單縫為衍射屏、接受屏C為衍射屏。因為He-Ne激光束具有良好的方向性(遠場發散角為1毫弧度左右),光束細銳,能量集中,加之衍射狹縫寬度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