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人教版? .那么,七年級上冊生物人教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存在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靈活、應變,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30課時)
第一章 周圍的生物3課時
第二章 探索生命3課時
第三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課時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組成 4課時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 10課時
第六章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課時
一、課程總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生物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上,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體會到生物與生活的關系。
(二)學生情況 學生剛步入初中,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但也有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進行課堂比賽等;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學校課時安排,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作如下計劃。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1 地球和地球儀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地球的模型 (3)緯線和經線 (4)利用經緯網定位 2 地球的運動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3 地圖(1)地圖的基本要素 (2)地形圖的判讀 (3)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第二章:陸地和大洋 1 大洲和大洋 (1)海路比例的分配和分布 (2)七大洲和四大洋 2 海陸的變遷 (1)滄海桑田 (2)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3)板塊的運動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1 多變的天氣 (1)天氣及其影響 (2)明天的天氣 (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2 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與生活 (2)氣溫的變化 (3)氣溫的分布 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與生活 (2)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3)降水的分布 4 世界的氣候 (1)氣候的地區差異 (2)影響氣候的因素 (3)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四章:居民語聚落 1 人口與人種 (1)世界人口的增長 (2)世界人口的分布 (3)人口問題 (4)不同的人種 2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世界的語言和三大宗教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國家和地區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國際合作
第一個問題:水是用來參加植物的蒸騰和光合作用的!光合產生有機物!肥啊,是有機物,植物經過光合呼吸作用,才能產生能量和有機物!有機物儲存!我們吃的就是有機物!
第二個問題:水多了會影響作物進行正常的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明白了吧!
七年級生物復習提綱(上冊)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課本26頁。
我們考好了,我覺得重點的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類,生物圈,生態系統的組成,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結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生物具有遺產和變異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這些一定會考,應該會出選擇讓你判斷是屬于生物的哪個特征】二.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這幾種分類比較重要,很可能出在選擇題中】三.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這些會出在填空題,特別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肯定會考】三.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人}、分解者{真菌和細菌}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土壤等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要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樹不是生態系統!}【以上的要注意,肯定會考】四.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線粒體:將化學能釋放出來液泡:細胞液 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線粒體:將化學能釋放出來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書里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兩個圖要復習好,一定會考】五.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結構種子的結構 菜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提供營養}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提供營養}【書里兩個圖要看熟,我們這次就考這個】 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這次考到這個,我錯的很慘】 除了這些,還要記得:▲ 淀粉會遇碘變藍▲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植物開花結果要經過傳粉和受精▲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不是葉綠素 這是人教版的,我也只有人教版的,希望能幫到你!
以上就是七年級上冊生物人教版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