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8年級?初二物理共有六章: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變化、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質量與密度。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2節運動的描述;第3節運動的快慢;第4節測量平均速度。那么,物理8年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二物理知識點
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注: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碧指遲: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干);(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干,要把積水掃開);(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
(2)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注:(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
(3) 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系:
(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劇烈;
(4)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涂酒精降溫;
(5)不同物體蒸發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的快;
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八年級物理上冊主要學習了“聲學”和“光學”,到了下冊,物理學習將進入另一個部分——力學。力學是初中物理繞不開的知識重點,也是難點,它和初三學習的“電學”,在中考試卷中的分值比例就占了70~75%,而且初中物理的難題大部分從這里出題。
第七章:力祥寬
1.了解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及三要素;
2.了解彈力,明白彈簧測力計原理及會使用彈簧測力計;
3.會重力計算(G=mg)(重點)。
第八章:運動和力
1.了解慣性知道阻力對物體影響;
2.明白平衡狀態及二力平衡條件,實驗重點區分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是難點;
3.明白摩擦力方向,會利用二力平衡計算摩擦力(重點)。
第九章:壓強
1.學會分析壓力;
2.計算壓強、液壓的公式:P=f/s、P=ρgh(重難點);
3.力的作用效果實驗,液壓實驗,大氣壓強實驗(重點)常考;
4.流體流速大的壓強小。
第十章:浮力(本冊書重御褲難點)
1.明白浮力方向;2.會計算浮力(四種方法)(重難點);
3.浮沉條件;4.浮力的應用謹拆亮(難點)。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
1.分清做功與不做功;2.計算功的大小;
3.計算功率大小;4.動能與勢能的大小影響因素;5.機械能守恒。
第十二章:簡單機械
1.杠桿的計算及做圖(重點);
2.滑輪的計算(難點)因為變形多,公式多;
3.斜面的應用;4.機械效率η=w有/w總(重點)。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復習提綱
第1節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包括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使靜止的物體運
動、使物體速度的大小、方向發生改變;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物理學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
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越長。有時還在力的示意圖旁邊用數值和單位標出力的大小。
4、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說,物體間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第一章聲現象
1.聲音的產生: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2.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真空不傳聲。
(2)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
(3)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3.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音調跟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系。物體振動得快,音調就高;振動得慢,音調就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3)音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第二章光現象
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3.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任何物體表面上,總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2)幾個名詞:
①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入射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的種類:鏡面反射、漫反射。
①鏡面反射:在光滑的鏡面上發生的反射叫做鏡面反射。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并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給槐春伍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 物理上冊知識點復習提綱
第一章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常考點)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km/h;關系:1m/s=3.6km/h;1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v=s/t
:刻度尺、秒表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象
初二年級上冊期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一、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單位:
①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
②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③換算關系T=t+273K
3、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③分類及比較:
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測體溫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體
水銀煤油(紅)
酒精(紅)
水銀
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森粗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④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鉛或,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練習:◇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準確.
八年級物理學習技巧
一、學好物理的重要性
1、物理是一門基礎科學,他揭示了事物發生和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我們生活當中會遇到自然現象,那么這些現象是怎樣發生的呢?我們可以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對這些現象進行解釋,比如說為什么天上能夠下雨,而又什么又會下雪?冬天的時候家里的窗戶上為什么會有霧氣或是結冰?學習了物理我們就能夠解釋這些現象。
以上就是物理8年級的全部內容,并聯電路 用電器兩端分別連接在一起 兩條或多條 有 互不影響 可以多個 可能影響8.電流(強度):(1)物理意義: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簡稱電流。用字母I表示。(2)單位:安培,簡稱安,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