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歷史事件?1946年8、9月間,分管青年工作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主持召開了兩次中央會議,討論重新建團問題。到1948年底,試建青年團的工作在各解放區普遍展開,并獲得很大成功,為中共中央決定正式建團提供了依據,那么,共青團歷史事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實際斗爭的鍛煉,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造就了一批青年共產主義者。他們深入工農群眾,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領導罷工斗爭,促成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斗坦備。
2、1925年五卅運動
工人罷工堅持了3個多月,最后為了保存力量和鞏固已取得的勝利,到8月中旬才開始復工。這一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政治覺悟,密切了青年知識分子同工人階級及廣大群眾的空粗桐聯系,揭開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同時在組織領導運動過程中,各地共產黨和共青團組織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3、1926年三一八慘案
1926年北京段祺瑞政府鎮壓愛國學生的暴行。五卅運動以后,北方革命形勢迅猛發展,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受群眾革命運動的影響,進一步傾向革命。
4、1935年一二九運動
杭州、廣州、南京、天津、上海、武漢、長沙等地學生相繼舉行示威游行,各地愛國人士紛紛成立各界救國會,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實現抗日,形成全國人民愛國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一二九運動成了推動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走向高漲的起點。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歷史發展的四個時期
四個時期是: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時期,共產主義青年團時期,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時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時期。
一、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時期:
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隆重開幕,這一天是卡爾·馬克思誕辰104周年紀念日,這次大會討論通過了團的綱領、章程及各項決議案。
并推選了施存統為團中央書記。
一大召開以后,中國青年在團的帶領下,英勇的參加各種革命活動,成為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一支堅強力量。
二、共產主義青年團時期: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批共青團員和革命青年慘遭殺害,團組織也受到嚴重破壞。
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漢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批評了談賀喚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黨的大會結束第二天,即1927年5月10日,共青團也在武漢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根據新形勢,大會確定了未來集團的工作原則和任務,進一步明確共青團的性質是“無產階級青年的革命組織”。
在此期間,該團于1928年7月在莫斯科舉行了第五次全國代表。
在大會上,大會中心的任務是努力團結并為更多的工作青年工作,積極參與土地革命。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組織源頭,主要是青年群體。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和青年團組織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上海首先建配迅立了共產主義小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一成立,陳獨秀便指派小組內最年輕的成員俞秀松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橋嘩,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中國共青團正式成立。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發表了《大會宣言》,并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中共領導人陳獨秀、青年共產國際代表達林在開幕式上發表了演說。大會舉行了8次會議,于5月10日閉幕。會議完成了青年團的創建工作,通過了團的《綱領》和《章程》,并且一致決議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加入青年共產國際。
擴展資料
共青團的時代意義:
1、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首先在上海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前后,全國各地在準備建黨的同時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
1925年1月,在團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賀喊此,決定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5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
抗日戰爭勝利后,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
1949年元旦,黨中央又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
1949年4月,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
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會還決定把解放前后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產主義青年團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歷次代表大會銜接起來。
“文化大革命”10年,團的工作被迫處于停頓狀態。
1978年10月,中國禪迅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2年12月,共青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前,各地共產主義者在建立黨的早期組織-共產主義小組的過程中,先后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簡稱S·Y)。1922年5月5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隆重開幕。這次大會通過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章程和其他一些決議案。大會通過的團的綱領上,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中國青年無產階級的組織,是為解放無產階級而奮斗的組織。從此,團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團結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
? 1925年1月召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為了迎接大革并御命高潮的到來,為了明確表明我們黨的政治主張-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表示我們團組織是為無產階級利益而奮斗的革命青年組織,大會決定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為了更廣泛地團結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爭,決定改造共產主義青年團,建立各種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
?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據人民解放戰爭的新形勢和滿足廣大青年積極分子的進步要求,提出試建青年團組織。隨著解放戰爭勝利的發展,試建青年團的成功,在全國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頒布了《關于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決議》,在全國開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團的工作。
以上就是共青團歷史事件的全部內容,1920年8月,在上海首先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前后,全國各地在準備建黨的同時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